共克時艱強協作 日夜兼程保發運
時間:2022/11/26 來源:本站 瀏覽量:
“兄弟,重慶方向找不到車,司機都不敢來。”
“等不起呀,項目催得緊,20號必須發走。”
“這段時間不好整喲,我再想想辦法嘛。”
這是近日發運人員與物流公司的“對話日常”。
當11月21日,載滿廣西盛隆2250平整機項目牌坊等貨物的兩輛大型掛車順利上高速后,賽迪裝備發運組全體人員才終于放下心來。
11月7日開始,重慶疫情防控政策“收緊”,多地被列為中高風險區,來渝司機多會被賦紅碼或黃碼,導致進渝車輛開始大量減少。而11月正好是廣西盛隆平整機、吉林建龍KR脫硫裝置、八鋼二煉鋼1號轉爐改造、歐冶-昆鋼軋邊機等重點項目產出交貨的高峰期,發運工作困難重重。
采購部朱章鴻:協同供應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朱章鴻是今年年初從運輸組調到采購部的,因多年的發運經驗積累,目前主要負責運輸采購招標工作。他在前部做好運輸采購招標的同時,全力以赴做好發運策劃。積極與生產制造部了解各項目產出情況和交貨節點,盡量做到項目發貨計劃準確;提前與各供應商充分交流了解當前貨運市場的真實貨運情況,盡量整合疫情期間在手項目發貨風險,留足更寬裕時間調車來車;與供應商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幫助供應商協調更多資源,確保優先保證我司需求……
危急時刻,唯有團結協作,才能攻克難題。為此,朱章鴻號召各供應商之間同舟共濟,與裝備公司共克時艱。21日,歐冶-昆鋼軋邊機本體項目5臺軋機同時產出,需盡快發往業主,然而現階段要同時調來5輛大貨車,難度可想而知,而同樣是超重件運輸的盛隆平整機等項目也需要在這一時段發車,一切的壓力都到了朱章鴻身上。為了不耽誤交貨節點,他積極協調多個供應商合力找車,經過為期2天的多方協調溝通,最終順利發貨。八鋼二煉鋼1號轉爐改造項目業主所在地新疆烏魯木齊同樣疫情嚴重,長達3000km的路程,又已到冬季,很多物流供應商都認為運輸風險太大不敢報價。為了幫助供應商消除顧慮,朱章鴻多方溝通,查閱新疆地區防疫政策,在了解清楚入疆貨運的大致情況后與各供應商共享,消除了供應商的疑慮。
生產制造部發運組王科、賴家兵、葉涵航:只要團結一心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疫情期間,秉承對客戶負責的態度,公司為保項目如期交付已是全力以赴、想方設法,所以全力生產出來的設備,絕不能在設備交付這最后一步拖了后腿兒。為此生產制造部發運組的同志們早已以廠為家,按照園區“外地駕駛員全程貼封條封閉管理,無接觸上下貨,裝完即走,不得在區內流動”的防控要求,隨時待命于生產現場,保障貨車即來即裝、裝完即走。
22日,當裝載吉林建龍KR脫硫裝置的掛車駛離廠區時,已是晚上11點,而這樣加班加點保發運已成為四季度發運組的常態。據了解,截至11月24日公司今年發貨量超1.5萬噸,其中10-11月發貨量占比達32%,兩個月即超一個季度的平均發貨量。
王科作為組長雖被封控在家居家辦公,卻也一刻沒閑著,下計劃、做報表,協調溝通發貨,協同辦理超限證等,全力確保工作不拖期,一天下來光打接電話就超100個。賴家兵與葉涵航住廠保發運,每天不停穿梭在車間現場做發運準備工作,或是清點數量、或是測量尺寸、或是跟蹤運輸情況……每日步數均超2萬。就是這樣一個年輕的團隊,團結一心,分工協作,撐起了公司艱巨的發貨任務。
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在賽迪裝備,不管是居家辦公還是駐守現場,這樣在各自崗位默默付出的員工還有很多。特別是臨時住廠保產,已十余天未曾歸家的員工,他們休息的床沒有家里的軟,飯菜沒有家里的香,卻以大局為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舍小家為大家,團結一心奮力奪取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雙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