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電復產,為履約竭盡所能
時間:2022/8/24 來源:本站 瀏覽量:
8月以來,重慶經歷了1961年以來的最高溫天氣,連續20多日氣溫在40℃以上,最高達到了45℃。持續的高溫導致長江流域發生嚴重旱情,出現“汛期反枯”現象,發電量的銳減,疊加用電需求的快增,電力供需形勢緊張異常。
為首要保障居民用電底線,早在7月16日,江津區電網就開始了間歇性限電。8月3日,每天限電達12小時(早上10:30-晚上10:30),且分配給裝備公司的電量不足260千瓦,遠不足以支撐車間生產。而持續的限電,對于裝備公司這樣的生產型企業來說,無疑會對產出帶來巨大沖擊,產出直接影響超50%。對此,制造中心將生產班次調整到晚上,同時也以此避開白天高溫難耐時段。然而,電力缺口持續擴大,8月14日開始,限電時段增加到16小時,生產時間被壓縮到8小時,即凌晨2:00到上午10:00,讓生產雪上加霜。到了8月16日,公司接到“高溫停工,讓電于民”的通知,不得不按照區政府有關要求,全面停工。
然而,我們能等,客戶不能等,8月因限電以來,部分項目已出現了拖期現象。面對繁重的生產任務,裝備公司各級領導可謂焦急萬分,經研究最終決定租賃發電機保生產。8月19日,緊急聯系的兩臺發電機順利到貨,設備管理室人員立即開展緊張調試工作,解燃眉之急。當天氣溫高達43℃,要完成接線,設備管理室人員需先斷開市政電源,在沒有空調風扇、封閉的設備操作間內頂著高溫調試。在非常人能忍受的高溫之下,他們從19日早上一直工作到20日凌晨,終于確保了20日按時恢復生產供電,生產系統正式復工復產。
由于發電量有限,距離正常供電負荷依然有差距,對此,職能部門繼續非必要不到辦公區,結構車間、金工車間、總裝車間采取分時段分三個班次用電,確保一天24小時最大化利用有限的電力資源。同時為確保用電安全,設備管理室安排人員對發電機進行24小時不間斷值守。員工紛紛也以高度的責任感爭分奪秒拼搶工期,同時堅決做到白天不開燈,空調設置溫度不低于26℃、辦公室人員集中辦公,盡可能為生產節約電力。目前,攀鋼飛剪、秦皇島佰工連鑄、武鋼水渣轉鼓備件、盛隆連鑄、廣東新達新連退酸洗線、淮鋼飛剪等項目正如火如荼推進中。
“做好在手項目,想方設法對客戶履約”是裝備公司一直堅持的理念。今年戰高溫斗疫情、克服限電保生產的路大家都走得很辛苦,但賽迪裝備人從不“虛場”,敢于正視難題、齊心協力解決困難,用勤勞與汗水創造不可能,用“契約精神”擦亮賽迪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