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從普通走向不凡的匠心者
時間:2022/3/24 來源:本站 瀏覽量:
“如果你有什么技術難題,那就去找洪師傅,他保管知道。”在金工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要問洪師傅是誰?他就是多次被賽迪裝備以及上級集團評為勞模、優秀員工的洪湖——賽迪裝備制造中心外協室一名“平而不凡”的調度員。
匠心堅守,他爭做“百科全書”
何謂職業理想?洪湖說:“咱既然選擇了一項職業,就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把這份工作做好,無悔于自己的青春。”在擔任調度員之前,洪湖是一名在車間一線磨練超十年的機加師傅,為公司機加工隊伍建設和多項機加工藝首創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負責林州鳳寶鋼管項目中裝置中對中頭的加工時,他發現由于熱處理原因,其加工尺寸一直無法控制在精度范圍內。對此洪湖并沒有放棄,他利用報廢零間進行反復嘗試,不斷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最終在采用新的刀具并配合相應的切削用量之后,將尺寸控制在了0.02mm內,最終達到了精度要求。
隨著公司業務的與日俱增,車間需要協調大量的生產計劃,因此洪湖在車間生產中,不僅要做好班組生產平衡,也要實時掌握班組設備的使用情況,以確保車間生產計劃能按時完成。而事實上想要熟練地掌握車間每一個設備的保養特點并非易事,為了不影響正常工作,他常在設備保養和加工零件的過程中與同事探討,通過不斷的總結經驗,熟練掌握了公司全部中小型設備的使用以及保養特點,為車間生產效率地提高做出了突出貢獻。
俗話說,技多不壓身。十多年來,洪湖的專研精神讓他對線切割、車、鏜、銑等技能無所不精,因此也讓他得了個“百科全書”的別稱。在遇到急、難、險、重的任務時,他從來都是帶頭攻堅,沖鋒在前,鍥而不舍為機加團隊講解技術難題,有效保障了各大項目順利完成。
迎難而上,他勇當“智慧錦囊”
創新是當前企業發展的主題,在生產制造中每一個創新都是經驗與智慧的融合,洪湖就是金工車間創新發展的“智慧錦囊”。曾在承擔連鑄扇形段試制輥子的加工時,由于大家都是首次制作,所以在技術工藝和生產流程上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當第一件試制品完工時,大家發現輥子內外孔同軸度無法保證,且芯軸、漲套等各種工裝手段都用上了,也無法保證形位公差。兩大難題攔在了大伙兒面前,而經驗豐富的洪湖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建議采用鏜床盤表放樣以及數車精車的方式進行加工。經過實驗,成功解決了問題,不僅成功做出了合格產品,還取消了磨床工序,既節約了成本,又提升了效率。
公司提出產品化戰略后,短應力線軋機拉桿的生產效率一直是制約公司短應力線軋機產量的重要因素。洪湖牽頭成立QC攻堅小組,采用批量化、流水線、工序化等方式,細化生產環節,以更高效合理的方式提高了短應力線軋機拉桿的產量,為公司“降本增效”打下了堅實基礎。
就是這樣一個兢兢業業、積極主動、樂于助人的老師傅,在大家生產遇到難題時,總會及時出現在現場,以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能,幫助解決難題,深受領導的好評和同事們的贊賞。
“路雖遠,不行則不至,事雖小,不為則不成。”洪湖認為只有選對方向,不斷堅持,保持一顆匠人之心,每一個人都將成就自我的不凡。
金工車間 王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