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關鍵裝備全國產化貢獻青春力量——720三輥斜軋管機項目青年突擊隊
時間:2021/12/2 來源:本站 瀏覽量:
2021年11月30日晚8時28分,衡陽華菱連軋管有限公司720分廠新增三輥斜軋管機成功熱試。該機組由中冶賽迪設計,并由中冶賽迪裝備制造,為國產最大口徑三輥斜軋管機組,成功打破了進口設備在國內市場的壟斷地位,實現了該類機組從設計到裝配、制造的全國產化。
為確保該項目的順利實施,中冶賽迪裝備公司團委深化開展中冶賽迪“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青年突擊隊創建行動,在公司承接項目之初,組織公司有關青年成立了中冶賽迪裝備衡鋼720三輥斜軋管機項目青年突擊隊,為該設備的成功打造奠定堅實基礎、提供堅強保障。
由中冶賽迪裝備承制的三輥斜軋管機為該機組關鍵、核心設備,既是國內最大口徑三輥斜軋管機,也是完全實現國產化的首臺套產品。該設備結構復雜且體積巨大,組裝完成后,總重約485噸,總高約10米,是迄今為止,中冶賽迪裝備制造的單體最大設備。項目承接以來,公司高度重視該項目,制造中心副總經理、第三黨支部副書記周輝云親自擔任青年突擊隊隊長,提出“突擊在前 敢為人先”的團隊口號,隨即團隊迎難而上、上下齊心、不舍晝夜,從工藝方案制定,生產計劃、制造難點技術突破,到生產協調管理逐個擊破,使得該項目僅用時6個月便完成設備交付,滿足客戶現場需求。
青年突擊隊在生產攻堅中的突擊作用是由一個個青年突擊隊員的不懈奮進所匯聚而成的。
李罡,36歲,衡鋼項目制造經理。為保證工期,從項目一開始,他每周定時對整個項目生產情況進行反復梳理、落實,及時通知、提醒、催促各責任部門關注時間節點,從未間斷。他時常與車間工人溝通項目進程,將了解到的困難和問題記錄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兒上,最后一項不漏的去協助解決。每一次在任務的關鍵時刻,現場總能看見李罡的身影。
舒俊春,31歲,產品設計院工藝策劃師。負責該項目的制造工藝方案。今年4月份,舒俊春接到衡鋼項目任務,他深知項目的緊急性,便立即抓緊時間審圖、策劃生產制造工藝方案,為后續工序做好鋪墊。7月到10月,衡鋼項目進入緊張的制造期,舒俊春同志白天駐守現場,解決各項技術難題;晚上,又加班加點,為第二天的制造工作做技術準備。項目完成后,他所負責的各項技術指標、現場技術服務工作獲得業主、監理以及公司領導等各級人員的一致好評。
楊建平,34歲,總裝車間鉗工一組班長。負責主軋機設備裝配調試工作。項目結束后,他說:“這個項目是真的難!”盡管如此,在工作中,他卻從未有過退縮,帶領班組同事向困難發起沖鋒。國慶期間,他帶領團隊成員主動加班保產出,于10月4日完成了衡陽720軋管機的裝配和所有的動作調試,且所有調試數據達到設計要求,向客戶提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安坏⒄`,不懈怠,咬定目標賽一賽”,車間懸掛的這句標語也成了他的座右銘,他相信:“只要朝著目標堅定地向前走,再難的任務,都一定能完成” 。
吳波,30歲,金工車間移動龍門加工中心主操。在接到上機架和下機架兩個“巨無霸”的加工任務后,吳波立即召集斯柯達HCW3-260銑鏜床、移動龍門分段定位橫梁加工中心VECOWILL 600TAG等大型設備操作者對加工任務進行分解,對加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進行預判和消化。作為國內首臺套產品,此類設備的加工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吳波從刀具和操作上做優化,克服機架重量分布不均導致加工精度難以控制等難題,保證精度要求。為滿足生產需求,他組織班組人員采取24小時連軸轉的方式,與時間賽跑,最終不負眾望,圓滿地完成此次艱難的加工任務。
鐘吉,23歲,共青團員,結構車間焊工。主要負責主軋機上、下機架的焊接工作。在公司團組織的鼓勵下,面對生產任務重、質量要求高的強大工作壓力,年僅23歲的鐘吉挺身而出,他走在前、干在前、沖在前,義無反顧的地投入衡鋼720斜軋管機的焊接任務中。因上、下機架都是超厚板焊接,焊前工件需預熱150攝氏度以上,加之7月正是重慶最熱的時候,面對如此高溫工作環境,他并沒有因此退縮,而是不畏困難、不怕艱苦、迎難而上,充分彰顯了中冶賽迪裝備青年敢拼敢干、艱苦奮斗的頑強戰斗意志。
劉洋,33歲,采購計劃管理員兼調度員。負責該項目的采購進度調度工作。他對該項目進行了精細的采購策劃,從采購配套件的訂貨、監制(生產制造)到回貨、檢驗合格入庫,每一步,他都嚴格監控,確保采購配套件滿足裝配車間需求,為項目的設備整體交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年,“當代中國青年一定能夠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中冶賽迪裝備青年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殷殷囑托和諄諄教誨,放開手腳,將個人的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融入到推進冶金核心裝備全國產化和自主可控事業中去,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和持續的奮斗姿態為現代化強國建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