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威:難題是用來挑戰的
時間:2021/10/21 來源:本站 瀏覽量:
“要想變得優秀就要主動去尋找挑戰。”入職7年多的黃威始終把這句話當成自己的座右銘,這也是他這么多年戰勝一個個難題的強心針。
黃威是金工車間膛銑三組的副班長,主要負責短應力線軋機滑座專機加工,盡管崗位環境總是伴隨著嘈雜的機械轟鳴聲,但他仍舊樂觀地看待工作,相信“既然選擇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工作中,黃威難免會工作服沾上機油、泥塵等污垢,因此一天作業下來黃威的身上常常有幾處黑斑,但他并沒有感到煩惱,反而笑稱:“每天給自己衣服印個燙花,還挺有意思。”
或許正是黃威樂觀積極的工作態度,讓他面臨生產難題時肯吃苦、敢專研,從而獲得了車間領導與同事的高度評價:嚴于律己,率先垂范。
敢攻難題,樹榜樣模范
2020年疫情暴發期間,部分家住外地的同事因疫情管控暫時無法到崗,黃威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公司“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兩手抓、兩手硬”的號召下,每天都提前1個小時來到公司,盡可能減小疫情對項目工期造成的影響。除此之外,黃威還常常在朋友圈轉發官方辟謠信息,并力所能及的幫助身旁居家辦公工作不便的同事。“黨員沖鋒在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想起那段充實又有意義的回憶,黃威也為自己感到自豪。
2020年下半年,黃威在永洋特鋼大型精品軌梁萬能軋機生產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專研精神更是令同事大為嘆服。此次軋機牌坊的加工精度要達到正負2絲是大家都沒有遇到的,黃威面對如此高難度的任務并沒有“打退堂鼓”,反而激發了他挑戰的意志。從圖紙研究開始,黃威以及他所在的鏜銑三組便開始爭分奪秒。“怎么讓精度提高呢?”這一問題難倒了眾人,盡管大家嘗試了各種方法,但是還是未能達到要求。為了盡快啃下這塊“硬骨頭”,黃威反復研究圖紙并多次與技術員探討,模擬了多種優化加工的方式,最終讓加工精度滿足了設計需求,為首套大型精品軌梁生產線萬能軋機國產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日,黃威還和他的團隊對短應力軋機設備中的滑座加工方法進行優化,通過細化工藝及使用輔助工裝,從而實現對軋機滑座免檢使用。據了解,此項目的完成能將滑座的月加工產能從120件提升至150件以上,同比增長25%,實現了短應力線軋機滑座免檢,節約質檢人員工作量約20%,真正實現降本增效。經過測算,黃威所在的團隊能夠為公司每年節約成本約180萬元。
小事不已,大事怎能了
黃威還有一個“顯微鏡”的外號,這是同事們對他在工作上一絲不茍,事事謹慎的贊美。在黃威看來,機床加工工作本身就是與“細節”打交道,如果不把一些瑣碎小事重視起來的話,安全生產便無處談起。
2019年,黃威被調到金工車間鏜銑一組擔任班長,負責管理鏜銑一組的生產工作。盡管是第一次擔任班長,但是黃威迅速調整好自身狀態,積極處理好班組各方面的關系,調整好人和機床的配比,注重生產的每一個細節,從而使車間生產整體效率最大化。
在面對軋機滑座的生產時,黃威還能夠結合團隊人手與設備之間的不足,積極改良生產方式。他通過與團隊人員的溝通,采用專機模式使機床相互配合加工,減少裝夾、定中心等輔助時間;還利用專業道具,優化被吃刀量、進給率,走刀路線,有效地減少了換刀次數,從而提高加工效率。
用心育人,造精品團隊
在公司“產品化”戰略的持續深入的同時,人才培養也成了各部門亟需解決的難題。黃威也深知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打造一支鏜銑精品團隊,成了他的首要目標。
工作之余,黃威對生活有困難的新人給予心理關懷,同時針對部分剛入職的員工還存在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便與他們聊聊家常,談談自己的理想,從而拉近了團隊的距離,讓大家彼此之間有了更好的了解。除此之外,黃威還積極開展團隊內部的技能比賽、組織技能培訓等形式,提高團隊技藝水平,培養了一批可以獨當一面的新員工。
回首過去七年,黃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平淡。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黃威始終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砥礪奮發的挑戰之心,為同事們樹立了當之無愧的模范。
綜合管理部 姚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