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與制造擦出的“愛情火花”
時間:2021/8/27 來源:本站 瀏覽量:
在賽迪裝備,有這樣一對黨員夫妻,十年如一日的專注于各自的設計與制造專業,在事業中踐行著初心和使命。生活中他們是家人、是朋友,是孩子心中的榜樣,工作中他們是搭檔、是幫手,是同事心中的標桿。他們就是廖靖、段昌敏夫婦,均入職賽迪裝備十余年之久,今年雙雙被評為賽迪裝備2020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廖靖還獲得賽迪集團2020年度“優秀共產黨員”榮譽。
帶頭學習,共同進步
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全國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夫妻二人在今年賽迪集團舉辦的“黨旗映初心 啟航新征程”黨史知識競賽中,與同事組成的賽迪裝備代表隊挺進決賽,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業余時間學習的積累,生活中為豐富學習方式并取得實效,他們帶領孩子一同學習黨史,相互監督、共同學習,通過摘抄理論文獻、朗讀歷史故事、講解先鋒事跡、參觀紅色基地等方式,傳承了紅色基因,營造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家庭學習氛圍。夫妻倆說:“理論學習是一名黨員一輩子的事,堅持下來必將一生受益。”所以,他們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每天堅持“學習強國”打卡學習,如今,學習強國積分均位列公司分組前五名。
甘做設計與制造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自2017年賽迪裝備提出產品化戰略要求以來,負責連鑄板塊設備的設計、工藝工作的段昌敏與負責總裝集成工作的廖靖,時刻在思考如何將設計與制造深度融合,提升核心產品競爭力,并從在手項目現有的裝配制造工藝角度出發,進行優化,用實際行動助推賽迪裝備產品化戰略落地。
在河北新金連鑄項目扇形段的制造過程中,二人協同相關項目人員,設計制作了扇形段專用對中臺,代替了上大型機床檢測的方式進行對弧,并針對后續扇形段的制造,編制了扇形段標準化流水線裝配模式,使裝配效率提高了60%以上。
關丹連鑄項目的出口設備涉及到國際標準要求,如有質量問題,將對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為提高出口產品質量,降低產品現場質量風險,在鋼水罐回轉臺裝配過程中,二人所在的項目團隊通過設計工藝的改進和要求,采用“真軸”代替工裝軸方案,配合制造過程中的裝配控制,實現“全真軸”模式裝配,節約了工裝軸制造成本,降低了產品質量風險,并最終形成固定的裝配工藝沿用至今。
在設計與制造融合問題的探討中,夫妻二人沒少“爭吵”,但當最終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時,留在二人心底的卻是“踐行使命”所帶來的喜悅。
(右一為廖靖)
相互扶持,共求突破
想方設法對客戶履約是賽迪裝備的生產準則之一,為了保證項目工期,廖靖作為總裝車間主任可謂“壓力山大”。既要竭盡全力完成每月產出指標,還要想方設法解決生產過程中以及前端工序可能遺留的不確定因素問題,確保“裝配工序后墻不倒”。對此,廖靖每月提前精心統籌人力組織調配,梳理各項目的重點難點,力求將有效的資源盡可能“用到刀刃上”。廖靖積極響應公司“在生產制造上深入挖潛”的號召,帶領總裝車間全體人員探究新的裝配方式,不斷挖掘提升產出的潛力。 建立了月裝配完成量可突破90臺的短應力線軋機專用標準化流水裝配生產線;完成了公司首臺套綠色低耗高效模塊軋機的生產制造;今年3~5月,連續三月實現了單月產值均突破往年同期歷史記錄……在他的帶領下,總裝車間員工精神飽滿,干勁十足,形成了“敢打仗、打硬仗”的優良工作作風。
同是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讓夫妻二人在工作上有了更多的話題,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廖靖的工作少不了常常加班加點,這背后離不開段昌敏的默默支持。她始終以大局為重,從公司利益出發,工作之余竭盡全力做好“后勤保障”,照顧好家庭,有時一同加班加點,協同搭檔解決生產難題。
就是這樣一對把公司當成第二個家,將事業融進骨子里的黨員夫妻,用不變的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了一篇愛崗敬業的黨員贊歌。本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表彰,夫妻二人說:“我將一生聽黨話,我愿一生跟黨走。”
綜合管理部 肖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