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學習心得 科技創新 引領未來,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時間:2020/10/14 來源:本站 瀏覽量:
進入新世紀,人類社會已完成了從農業革命、電氣革命、信息革命,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革命,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同時,我們個人、企業也同樣站在了變革的前沿,第二黨支部通過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提升了黨員的認識、提高了黨性覺悟,更加堅定了我們“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決心和信心。
順應時代潮流 迎接新一輪技術變革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來的文明歷史中,始終處于科技的前沿,但封建社會后期的中國科技發展的內驅力不足,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新中國成立后,補齊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所欠的“課程”,緊密跟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目前我們已經位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第一方陣。未來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信息、數字化、智能化,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積聚力量,給全球發展和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我們應當順應時代潮流,積極進取,推動科技創新性發展,為中國冶金行業、社會發展、國家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提升創新能力 企業員工要共同參與
從中興到華為、從MATLAB軟件禁用、到光刻機的禁運,處處體現出核心技術不在手,處處受制于人的困境,而擁有尖端技術、核心技術、拳頭產品是保障國家競爭力、國際話語權、世界博弈權、維護國家主權神圣不可侵犯的利器。創新是第一動力,產品設計、制造工藝的技術人員肩負著科技進步、科技研發的重任,車間的技術人員、操作師傅,乃至于庫房、涂裝等各個員工也都是創新的主體,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大到產品設計、技術方案、小到工裝設計、流程優化,只要能優化產品性能、提升生產效率、提高加工質量,都是技術創新,都能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把握技術方向 學習能力是致勝法寶
我們正處在一個知識爆炸、技術爆炸的時代,新科技、新技術對傳統領域的沖擊不斷增大,而線上線下的各類學習工具、學習資源也在不斷豐富,能否把握技術發展方向、適應時代發展,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未來,中國將融合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技術加速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中國的制造業將因此脫胎換骨,成為高端、先進的代名詞。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機器人應用技術、企業信息化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持續不斷的學習是技術研發與應用的必然途徑,促進個人發展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創新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
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產品化”發展方向,落實集團“一體兩翼”戰略布局,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中國冶金裝備發展貢獻力量,奮力奪取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勝利。
第二黨支部 陳希 文/圖